基本原理 |
创始人:埃利斯(A.Eills) |
|
核心理论是ABC理论。A是诱发事件,B是信念,C是情绪反应、行为结果。A不是C的直接原因;B是不合理的、不现实的信念,B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;治疗核心是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,改变不合理的信念,从而改变、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|
||
人性观 |
人既是理性的,也是非理性的 |
|
合理信念 |
基于事实 使自己愉快 达到目标 不介入麻烦 消除内心冲突 |
|
不合理信念 |
基于臆测 使自己困扰 远离目标 陷入麻烦中 造成内心冲突 |
|
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|
绝对化要求 |
反黄金规则(不合理):我对别人怎样,别人必须对我怎样 黄金规则(理性的):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|
过分概括 |
“丈夫一点也不关心我” |
|
糟糕至极 |
“我的生活一团糟”,“我的将来毫无希望” |
|
工作程序 |
诊断阶段 |
寻找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,向来访者说明ABC理论 |
领悟阶段(三点领悟) |
是信念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引起了情绪及行为后果 |
|
求助者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|
||
只有改变了B,才能减轻消除症状 |
||
修通阶段 |
与不合理信念辩论(苏格拉底产婆术式辩论),最常用和最有特色,按照来访者观点推理出谬误使来访者认识到自身信念的不合理之处 |
|
|
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|
|
家庭作业: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(RSA) |
||
其他方法:自我管理程序、“停留于此”、放松训练、系统脱敏 |
||
再教育阶段 |
重建心理与行为模式 |
|
目标 |
自我关怀、自我指导、宽容、接受不确定性、变通性、参与、敢于尝试、自我接受 |
|
指导者、说服者、分析者、信息提供者、辩论者 |
||
适用范围 |